美联储可能要到2023年底才会加息。
施罗德
最新发布的投资
展望
指出,在强
基数效应的逐步影响下,
预计
美国第二季度整体消费物价指数(CPI)通胀率将
升至3.5%。
相信通胀的影响应该是暂时性的;因为
经济体系中仍有过剩产能,可以消化需求增长的影响,而不会引起第二轮的物价上涨。
施罗德投资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兼策略师KeithWade撰写的展望报告指出,由于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通胀也将跟随经济走强。
该行目前预计,今年全球CPI通胀率将从2.2%升至2.6%,
2022年将回落至2.4%。
考虑到目前的担忧,明年的降温对政策乃至金融市场都非常重要。
该行还认为,美国和全球通胀将在2021年底和2022年逐步下降,而持续通胀将在明年下半年才会出现。
预计届时美国的产出缺口将被消除,剩余的经济体系仍将产能也将大致耗尽。
美联储于北京时间周三(4月7日)公布的3月
会议记录显示,尽管
美国经济今年增长势头强劲,但联储
官员仍对
疫情的持续风险持谨慎态度,并承诺在复苏更加稳固之前,继续提供货币政策
支持。
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录得近
40年来最强劲增长,
与会
委员认同,经济仍远未达到美联储的长期目标,未来的道路仍充满不确定性。
美联储周三公布的会议记录称,在情况好转到足以让美联储考虑撤走支持之前,“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 劳动力市场正在改善,但仍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
会议记录指出,通胀会攀升,但明年可能会减弱。
近期美国公债收益率跳升“被普遍视为反映经济前景改善”。
但与会委员指出,美国经济远未达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提出的广泛且包容性充分就业目标。
不过,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意味着什么仍不明确,周三的会议记录将美联储官员对大规模支持还将维持多久存在的分歧摆在了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