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成绩单”出炉,六成公司
营收
净利“
双增长”,化工电子行业表现抢眼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目前沪深两市已有421家
上市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
其中,有398家公司实现正盈利,占比超90%。
305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303家实现净利润增长,营收净利“双增长”的共有257家,占比达61%。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有32家上市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从行业来看,上述业绩亮眼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
逾七成
量化对冲
基金年内
获正收益个别产品大举
减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由于有
股指
期货对冲策略,超过七成量化对冲基金斩获正收益。
近期多只量化对冲基金也陆续公布了运用股指期货对冲的投资策略执行情况,这些基金在股市巨震中仓位基本保持稳定,个别产品基于负基差和开放期曾大举减仓。
美国
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则指责ColonialPipeline的网络袭击是
俄罗斯主导的,不知道普京是否
参与其中。
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则称,美国方面
并不认为俄罗斯参与了ColonialPipeline的网络攻击。
美股盘后,ColonialPipeline表示,所有输油
管道系统已
重启,向所有服务市场提供产品,但系统重启后,交付供应链需要几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加皇资本市场分析师MichaelTran表示,恢复管道运行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合理分配补充加油站的油库;Colonial管道重启只是这场
危机开始结束,不意味着危机不会再来。
以下是邢自强所做的发言: 重点关注
三大
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
中国经济。
去年的关键词是一枝独秀,因为去年全球经济是一个悬崖百丈冰,中国是独有花枝俏。
今年中国实际开始
俏也不争春,开始聚焦于固本培元,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在回归常态,稳步地退出刺激,防范资产泡沫,完善和加强监管。
接下来经济应该会逐步迎来再平衡,趁着出口的东风,消费和投资动能还是会逐渐恢复到
疫情之前的轨迹,中国今年就是聚焦长远,俏也不争春的主题词。
第二大主题就是现在大家最关注的通胀问题,尤其是
大宗商品引发的这一波成本压力,甚至有些人士认为是滞胀
带来的。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就一直认为全球通胀会
卷土重来,这是疫情后的重要后遗症,而且这轮通胀不一样,它不仅仅是疫情期间很多发达国家采取了超量刺激带来的潜在供需不平衡的
通胀压力,不是昙花一现的,很有可能是比较长期的结构性的通胀的卷土重来。
目前看到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只是这次通胀三部曲里面的首部曲,目前美国高压经济学对全球效益外溢的最初表现。
第二部是美国经济可能会有过热风险,带来通胀预期循环上升,这次通货膨胀最终是30年抑制通胀的3T因素,科技化、收入化和收入分配企业化,这三大因素都迎来逆转,我们知道菲利普斯曲线可能会重新陡峭,长期的通货膨胀也会回升,这是一个重要的机制变化,后面我们会具体分析。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实际上面临的通胀压力跟发达国家比起来可能会略小一些,这就是今天我们的第三道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