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了地缘政治局势和
美国的金融货币政策后,会对
黄金未来的走势产生什么影响?前面说过,在特朗普重夺金融主导权后,QE将继续进行,也就是说,美元在
2019年将继续
走弱。
2019年的这个时间窗口限于篇幅,我们会在后续的评论中慢慢分析。
所以对于黄金的价格来说,
这是一个正向的周期。
事实上,
这一点已经强调了很多次。
有人会说,美元弱,黄金不一定强。
有时候,美元和黄金会同时上涨和下跌。
的确,有这样的趋势。
但是我们把周期拉长,黄金和美元的负相关是长期存在的,这是一个数学上简单的
分子和分母的关系,只要国际金价还是以美元为基础。
这就是美元的流动性对黄金价格的影响。
从地理
上看,
中东地区本来就是民国时期的重心。
在未来的新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看到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
作为避险工具,黄金无疑是受益的。
那么对于本轮行情来说,短期的分水岭何时到来?高点会出现在哪里? 金融委、央行接连重磅发声,
人民币
汇率将何去何从? 4月以来,人民币
对美元汇率一路上涨,几乎要回到2018年6月以来的高位。
对于这一波上涨的原因,
市场普遍认为是
美元指数(90.0495,0.0160,0.02%)走弱带来的被动
升值。
对于后市,市场猜测,央行会放弃汇率目标,并对于中长期的升值持容忍的态度。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表示,保持
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5月23日,央行网站发布了央行副行长
刘国强针对汇率机制和汇率问题的回应,再次重申了上述基调,这也是货币当局针对人民币汇率水平一以贯之的态度。
刘国强还强调,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针对汇率机制问题强调,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是适合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美元走弱推高人民币汇率 5月21日,银行间
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300元,19日中间价一度达到6.4255元,逼近2018年6月19日的6.4235高点。
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
走强,4月份一度升值1.3%,最近一个月持续在6.4~6.5之间波动。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4月以来美元指数走弱,是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持续走强的最主要原因。
面对近期人民币过快的升值势头,中国人民银行5月31日决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
上调金融机构外汇
存款
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
市场普遍认为,此举意在调节外汇市场供求,打破单边升值预期。
6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受上日收盘价和隔夜一篮子货币汇率走势两因素影响,延续上调110个基点。
而6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773,较上日大幅贬值201个基点。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有所显现,再次证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常态。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稳定汇率的重要工具,这些年随着央行已基本退出对人民币汇率的常态化干预而淡出,最近一次上调还是在2007年,由4%上调至5%,此后14年保持未动。
“央行不会放任人民币过快升值,必要时将果断出手。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从去年5月末至今,升幅已经不小。
如果继续放任其升值,有可能使人民币币值脱离基本面。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消失,继续大幅升值可能对相关企业造成较大影响。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出现
超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表示,近期受一些言论误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超调现象。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存在一定超调,从市场走势看,很大程度是因美元流动性过度宽松,助长了市场炒作行为。
“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通过影响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扩张能力,调节外汇市场供求。
”周茂华说,近期监管部门多次发声提示风险、稳定市场预期,通过提升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适度调节外汇市场供求,有助于平稳市场预期。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通过此次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较大比例的调整可以适度抽紧市场的外汇流动性,减少金融机构手中外汇资金对市场上的供给。
这是央行应对人民币升值而出手的重要间接调节举措。
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节节攀升也引发热议:有人提出,通过人民币汇率升值来应对输入性通胀;有人猜测,央行要放弃汇率稳定的目标……